在水质处理过程中,大部分微生物已被去除,特别是采用微滤、超滤等方法处理水时,水中的细菌物质全被去除。可是一般的水质处理方法还不能除尽微生物。为确保消费者的健康,在制造饮料,特别是制造碳酸饮料、矿泉水、纯净水以及包装后不再进行二次灭菌的果汁饮料时,必须对水进行消毒处理,并要注意贮罐、管道、阀门等卫生状态,防止对水产生二次污染。 水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水中的致病菌,并使水中的细菌含量符合规定标准。常用的水消毒方法是氯消毒、紫外消毒和臭氧消毒。
一、消毒原理
氯消毒包括液2绿(氯)、漂白粉、次氯酸钠、氯胺。其消毒原理是氯在水中会产生如下反应: Cl2+ H2O → HCl + HOCl → 2H++ Cl-+ OCl- 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很强的穿透力,能迅速穿过微生物的细胞膜,进入微生物体内,破坏微生物体内的酶系统,使之失去酶的活力而致死。另一方面,次氯酸性质很不稳定,即容易放出新生态氧[O],新生态氧与铵盐、硫化氢、氧化亚铁、亚硝酸盐以及有机物腐败后产生的物质相结合,对水中有机物和一些无机物等起氧化作用,从而抑制了依靠这些物质为营养的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,因此一般认为次氯酸具有主要的灭菌作用。而反应中生成的次氯酸根杀菌力较弱,不具有次氯酸穿透微生物细胞膜的能力,因此其消毒作用远低于次氯酸。 DJ-Q型电解法臭氧发生器应用于饮用水处理时的基本设计参数
饮用水(矿泉水、纯净水、瓶装水及饮料用水)的处理在使用DJ-Q型电解法臭氧设备时,臭氧的投加量一般在1-1.5mg/L,接触时间30~60s即可,表1可作为选型时根据用水量计算参考,图2可作为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处理应用中的安装及使用参考。
表1饮用水处理臭氧投加参数
水源 |
臭氧投加量 g/m3 |
臭氧接触时间 /s |
臭氧水中残余量mg/L |
纯净水 |
1 |
30 |
0.3~0.5 |
矿泉水 |
1.5 |
30 |
0.3~0.5 |
井水 |
1.5 |
60 |
0.3~0.5 |
自来水 |
1.5 |
60 |
0.3~0.5 |
|